∞ 网传小米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 官方回应
11月23日,小米公司发言人发文对“小米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的相关谣言进行了澄清。据介绍,2024年小米汽车工厂电池车间的生产设备,在调试优化过程中,操作人员在手动模式下调试操作失误,使得AGV(自动导引车)上托运的电池包与设备发生磕碰,电芯被划伤,从而造成该电池包短路引起明火,火情极小。

车间迅速启动处理预案,相关火情被迅速扑灭,未波及其他生产区域,且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小米方面特别说明,此次事件确实是生产流程调试工作中的偏差,而非电池本身存在设计缺陷、材料问题或制造瑕疵。并表示小米汽车所有车型电池包坚持高标准开发,小米SU7、小米YU7电池均满足电池国标相关要求。
此外,同期网络还流传一则所谓“电池车间事件墙展示”视频,对此,小米方面一并查证确认:相关图片系2024年初,电池车间相关设备在“最初调试”期间的检测验证问题管理看板,且相关问题在量产阶段之前均已解决。

∞ 俞敏洪深夜再写全员信 用绿色字体向员工道歉
俞敏洪又又写全员信了。继上次为庆祝新东方32周年,从南极来信引发争议后,俞敏洪昨日深夜23点多,再写了全员信。因为上次被吐槽用红色字体,被联想到“用血汗钱旅游”,这次俞老师改了,用了绿色字体!但是,还是没有排版,没有空行……

俞敏洪向员工表达了歉意,写信的时在南极,因此用了一些南极的描述和比喻,触发了一些员工的不满,并没有要向大家炫耀在南极的意思,而是一直希望能够真诚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情况。“一个愿意和大家分享的老板,总比一个神秘的老板更加让员工放心和安心。”
对于用红色字体,俞敏洪也道歉。老一代人,红色基因很深。红色对于老一代人来说代表着喜庆和欢庆,所以并没有别的意思。
对于“用员工的血汗钱旅游”的说法,俞敏洪认为这样的表达不妥,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老板们也在拼命努力,并承担更大的风险,确保公司的正常发展,为你提供工作保障,是互相成就、互相合作、双向选择的过程。
俞敏洪承认,这次到南极来,确实有一定的个人旅游的味道,但同时也是为了工作。奚志农老师邀请他过来,是为了就青少年自然探索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次在南极,还碰到了几位优秀的人才,都是做自然教育和探索的专家,未来有可能进入新东方工作。
俞敏洪表示,如果在新东方工作,并且没有放弃这份工作,就有责任维护新东方的发展和形象。如果工作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受到欺负,要尽量通过内部渠道解决,也欢迎大家随时给其邮箱写信。
俞敏洪称,很多老师熬夜备课,“我相信我熬夜的时间一定不比你少,只不过我熬夜的工作内容和你有所不同”。
以下是俞敏洪员工信全文:
亲爱的各位新东方人,大家好!
新东方32周年那天,我给大家写了一封信!和大家一起庆祝新东方生日。确实没有想到,一封内部信件会引起那么大的风波。
首先,我要向大家表达一下歉意。写信的时候我在南极,因此用了一些南极的描述和比喻,触发了一些员工的不满,出现了“老板在南极,我们难极了:老板在看企鹅,我们在加班”的抱怨。
当然,后来的很多言论,已经是外部力量参与了进来和我们员工没有关系了。我并没有要向大家炫耀我在南极的意思,而是一直希望我能够真诚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情况。我相信,一个愿意和大家分享的老板,总比一个神秘的老板更加让员工放心和安心。
其次,还要向大家道歉,给大家发信的时候用了红色字体。我们老一代人,红色基因很深。红色对于我们来说代表着喜庆和欢庆,所以并没有别的意思,但确实有员工对于红色很反感,并说看到红色,似乎看到了老板在用员工的血汗钱旅游。我认为这样的表达也似乎不妥,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老板们也在拼命努力,并承担更大的风险,确保公司的正常发展,为你提供工作保障。我们是互相成就、互相合作、双向选择的过程。不过,如果我用红色字体让你不开心了,我向你道歉。
这次到南极来,确实有一定的个人旅游的味道,但同时也是为了工作。奚志农老师邀请我过来,是为了就青少年自然探索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次我在南极,还是有很大收获的,不仅欣赏到了壮美的风景,而且还碰到了几位优秀的人才,都是做自然教育和探索的专家,未来有可能进入新东方工作,一起为中国孩子提供系统的自然教育让孩子走向世界,把世界带回中国。
尽管有些人骂我老登,但有关工作和成长的事情,我还是要啰嗦几句。
如果你在新东方工作,并且没有放弃这份工作,我觉得你就有责任维护新东方的发展和形象。如果工作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受到欺负,要尽量通过内部渠道解决,也欢迎大家随时给我邮箱写信。公司也欢迎大家公开吐槽,这是新东方的传统,我也一直鼓励。但那种发表到自媒体上的极端言论,最好慎重一下。新东方一直鼓励言论自由,但只有在公司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大家才会有一份安心的工作。
在一个公司内,每个人都是有分工的。在新东方,尽管也有不正之风,溜须拍马、混吃混喝的也有,但绝大部分员工都是勤奋努力、热爱工作的。我作为创始人,必须确保新东方航行在正确的航道上。我们很多老师熬夜备课,我相信我熬夜的时间一定不比你少,只不过我熬夜的工作内容和你有所不同。另外一个我要尽量保证的,是有才能的人的上升通道,确保你的努力和贡献被看到,被承认,并通过公司的发展,为你提供更大的舞台。新东方是一个自由来去的地方,因为我是创业出身,所以对于员工出去创业一直持鼓励态度,新东方也很少有竞业禁止协议,我不希望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来限制大家的发展。
另外,我努力做新东方、东方甄选和新东方文旅,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情,从努力中我得到了快乐、成就和成长。我没有那么崇高,也并没有无私奉献。有人说新东方为八万多家庭提供了饭碗,还不如说是你们成就了新东方和我的发展。没有你们,新东方将什么都没有,我也将什么都不是。从实际的角度看,我一直比较喜欢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工作态度。主观为自己,就是任何工作,都要符合两点,一点是从内心喜欢这份工作,一点是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成长(当然也包括经济收入的增加)。
工作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为父母和子女另当别论),更不是为了公司;客观为大家就是共赢思维,你的努力客观上也为公司成长做出了贡献、也帮助到了其他人,这就是一份好工作。如果公司不断损害你,就不是好公司;如果你在工作中损人利己或者损人又不利己,就不是好员工。这是一个互相的过程。人生中,不管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人与公司的关系,能够互相成就,才是最好的关系。
在这里,我再次向大家的努力表达真挚的感谢。就像我在上一封信说的那样,正是因为每一个“你”,才成就了新东方伟大的事业。未来的几个月,大家也将会看到我奔忙在新东方和东方甄选的各条战线上,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大家对于新东方的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随时给我邮箱写信。明年冬天,我们将会选取10名优秀的基层员工到南极去看一看,体会一下南极的壮美风光,让南极的风,把你带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再次抱歉打扰到大家!祝大家工作愉快!我们一起加油!
∞ 微信8.0.66测试版发布 iOS 15.0或更高版本才可运行
iOS微信发布8.0.66测试版,苹果iOS 14系统用户将彻底被淘汰。据了解,目前iOS微信8.0.65正式版的系统要求为iOS 14.0及以上。

微信8.0.65正式版
而在8.0.66测试版中,微信兼容性提升至iOS 15.0或更高版本。

微信8.0.66测试版
这意味着,iOS微信8.0.66正式版发布后,无法升级或尚未升级至iOS 15及以上系统的老款iPhone将无法使用新版微信。
据悉,iOS 15系统于2021年发布,苹果10年前发布的iPhone 6s也能升级。
对于微信来说,其系统兼容策略已经很良心了,尽可能让更多老款设备仍能使用新版微信。

∞ Meta隐瞒社交媒体危害心理健康的“因果”证据遭起诉
美国多个学区起诉Meta及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集体诉讼中,曝光的完整诉讼文件显示,该公司在发现旗下Facebook和Instagram这两款产品会对用户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果证据后,叫停了相关的内部研究。

经调查获取的Meta内部文件显示,在2020年一项代号为“水星计划”的研究项目中,Meta的科研人员与尼尔森调研公司合作,就停用Facebook和Instagram的影响展开评估。内部文件指出,结果令公司颇为不满:“停用脸书一周的用户反馈称,自身的抑郁、焦虑、孤独感以及社会攀比心理均有所减轻。”
诉讼文件称,Meta并未对外公布该研究结果,也未开展进一步研究,反而终止了后续相关工作,并在公司内部宣称,这些负面研究结论受到了当时围绕公司的“主流媒体报道倾向”的干扰,可信度存疑。
但有员工私下向时任Meta全球公共政策负责人尼克・克莱格保证,该研究的结论具有可信度。
据称,一位匿名研究人员曾写道:“尼尔森的这项研究确实证实了(产品)对社会攀比心理存在因果影响。”还附上了一个沮丧的表情符号。另有一名员工担忧,对这些负面研究结果秘而不宣,无异于烟草行业的所作所为——“明明通过研究发现香烟有害,却始终隐瞒这一事实”。
诉讼文件指出,尽管Meta自身的研究已证实其产品与用户心理健康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但该公司却向美国国会声称,无法量化其产品是否会对青少年女孩造成危害。
Meta发言人安迪・斯通于周六发表声明称,终止该研究是因其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同时表示Meta一直全力改进产品安全性。
他还称:“完整记录将证明,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倾听家长们的意见,针对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并切实采取多项措施保护青少年群体。”
∞ 英伟达高管称外界对AI泡沫的担忧多虑 市场持怀疑态度
本周三,英伟达公布销售额与利润同比涨幅均超60%,表现优于华尔街的预期。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称“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此外,英伟达预计第四季度营收约为650亿美元,再度超出华尔街的预测数值。

英伟达高管表示,这样的业绩,再加上其他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增长态势,以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巨额资金的持续投入,都表明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被过分夸大了。
黄仁勋在周三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外界对人工智能泡沫议论纷纷,但从我们的视角来看,实际情况却截然不同。”
华尔街部分分析师对此表示认同,但更广泛的市场却仍未被说服。财报发布后,这家芯片巨头的股价在周四早盘短暂上涨,随后便回落转跌。上周五收盘时,其股价下跌1%,不过本年度以来累计涨幅仍达29%。
为泡沫论降温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称,公司预计到本十年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年投资额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并补充道,该领域的需求“持续超出我们的预期”。如今,科技巨头们计划今年投入4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支出,此举既是为了满足其口中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及云服务需求,也是为了避免在行业竞争中落后于人。
黄仁勋表示,尽管硅谷仍在摸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但英伟达在人们日常使用的现有科技服务领域中,依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即便新型人工智能应用的回报低于预期,或是收益兑现时间晚于计划,这一优势也能让英伟达抵御部分风险。
他指出:“全球在非人工智能软件领域投入巨大,涵盖数据处理、科学及工程模拟等多个领域,这每年都会产生数千亿美元的云计算相关支出。”而支撑这些软件运行的大量基础设施,已逐步从传统中央处理器转为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这类芯片正是运行人工智能工具的核心硬件。
克雷斯还采取了一项不同寻常的举措,逐一列举了公司合作方近期财报中的亮点数据。例如,在元宇宙平台公司,人工智能推荐系统促使“用户在脸书和线程社交等应用上的使用时长有所增加”;人工智能公司安索帕近期称,预计本年度年收入将达到70亿美元;她还提到,Salesforce的工程团队借助人工智能辅助编程,工作效率提升了30%,除此之外,她还列举了众多企业客户的类似案例。
并非只有英伟达认为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言过其实。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科技行业分析师丹・艾夫斯在邮件评论中称:“单看英伟达的业绩数据、营收预期及其战略规划便可知,人工智能革命绝非泡沫。在我们看来,这一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处于为期十年发展周期的第三年。”
投资研究机构晨星的高级股票分析师布莱恩・科莱洛表示,他“未发现任何迹象表明2026年会成为英伟达的疲软之年”,并认为当前泡沫担忧导致公司股价承压,这正是难得的买入时机。
担忧犹存
然而,尽管业绩如此亮眼,股市似乎依旧未能放下顾虑。
科技企业是否会持续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投入巨资,这一问题尚无定论。尤其是英伟达还投资了OpenAI、安索帕等核心客户,而这些企业目前尚未实现盈利。本月早些时候,OpenAI首席财务官萨拉・弗莱尔提出,政府应为本行业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所产生的债务提供担保,这番言论引发市场警惕。尽管该公司后续试图收回相关言论,但仍有部分市场人士将其解读为OpenAI或许难以承担现有投资承诺的信号。
即便人工智能泡沫破裂导致部分相关企业倒闭,英伟达或许依旧拥有充足的客户资源,但投资者仍担忧,若行业陷入衰退,哪怕只是增速放缓,也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影响。
西诺佛斯信托公司高级投资组合经理丹尼尔・摩根表示,英伟达的这份最新财报并未解答市场对科技巨头基础设施投资热潮持续性,以及该公司循环融资交易合理性的疑问。这些问题只是被推迟到下一季度再解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