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第四财季净利润同比增长86% 中国区收入再度下滑
10月31日,苹果公司(NASDAQ:AAPL)今天发布了截至9月27日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苹果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024.66亿美元,创纪录,较上年同期的949.30亿美元增长8%;净利润为274.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7.36亿美元增长86%。

苹果
2025财年全年,苹果营收为4161.61亿美元,较2024财年的3910.35亿美元增长6%;净利润为1120.10亿美元,较2024财年的937.36亿美元增长19%。
苹果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50.33亿美元下降3.6%,远不及分析师预计的164亿美元。
股价表现:
苹果第四财季营收、每股收益均超出分析师一致预期,推动股价在盘后上涨超4%。

苹果股价盘后上涨4.66%
苹果股票周四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开盘报271.99美元。截至周四收盘,苹果股价上涨1.70美元,报收于271.40美元,涨幅为0.63%。截至发稿,苹果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12.65美元至284.05美元,涨幅为4.66%。过去52周,苹果股价最高为274.14美元,最低为169.21美元。
第四财季业绩要点:
——总营收为1024.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49.30亿美元增长8%;
·产品收入为737.1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99.58亿美元增长5%;
·服务收入为287.5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49.72亿美元增长15%;
——毛利润为483.4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38.79亿美元增长10%;毛利率为42.8%;
——总营业费用为159.1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2.88亿美元增长11%;
·研发费用为88.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7.65亿美元增长14%;
·销售、一般以及行政支出为70.4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5.23亿美元增长8%;
——营业利润为324.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95.91亿美元增长10%;
——净利润为274.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7.36亿美元增长86%;
——每股摊薄收益为1.85美元,较上年同期的0.97美元增长91%。
按产品划分:
——iPhone业务第四财季收入为490.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62.22亿美元增长6%;
——Mac业务第四财季收入为87.2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7.44亿美元增长13%;
——iPad业务第四财季收入为69.5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69.50亿美元基本持平;
——可穿戴、家居以及配件业务第四财季收入为90.1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90.42亿美元基本持平;
——服务业务第四财季收入为287.5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49.72亿美元增长15%。
按地区划分:
——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第四财季收入为144.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50.33亿美元下降3.6%;
——美洲区第四财季收入为441.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16.64亿美元增长6%;
——欧洲区第四财季收入为287.0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49.24亿美元增长15%;
——日本区第四财季收入为66.3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9.26亿美元增长12%;
——亚太其他地区第四财季收入为84.4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3.83亿美元增长14%。
2025财年业绩要点:
——营收为4161.61亿美元,较2024财年的3910.35亿美元增长6%;
——净利润为1120.10亿美元,较2024财年的937.36亿美元增长19%。
股东回报:
苹果董事会宣布,将向截至2025年11月10日股市收盘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派发每股普通股0.26美元的现金股息,支付日期为2025年11月13日。
2026财年第一季度展望:
苹果CEOTim Cook(Tim Cook)透露,iPhone第一财季销售额将同比实现两位数百分比增长,苹果整体营收将同比增长10%至12%。
高管点评:
苹果CEO库克表示:“今天,苹果非常自豪地宣布,公司在截至9月的季度中实现了1025亿美元的营收纪录,其中包括iPhone创造的营收纪录,以及服务业务的历史最高营收纪录。在9月,我们很高兴推出了史上最强的iPhone产品线,包括iPhone 17、iPhone 17 Pro和Pro Max,以及全新的iPhone Air。此外,我们还发布了出色的AirPods Pro 3和全新的Apple Watch系列。再加上近期推出的搭载强劲M5芯片的MacBook Pro和iPad Pro,我们非常高兴能在假日季来临之际,与大家分享这套前所未有的卓越产品阵容。”
苹果CFO凯万·帕雷克(Kevan Parekh)称:“我们的第四财季业绩为创纪录的财年画上了圆满句号,全年营收达到4160亿美元,每股收益实现了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得益于极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我们的活跃设备安装基数在所有产品类别和地区市场上都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
∞ 苹果预计新款iPhone将带来火爆节日季 CEO库克看好大中华市场恢复增长
苹果公司预计,在推出新款iPhone之后,今年节日季销售额将大幅增长,这显示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依然强劲,令投资者感到宽慰。首席财务官Kevan Parekh周四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截至12月的第一财季营收将增长10%至12%。分析师此前对增幅的预测均值为6%。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他相信公司当前财季将在大中华市场恢复增长。
“我们预计iPhone营收同比增幅为两位数,这将是我们iPhone有史以来表现最佳的一个季度,”他说。
这一展望表明,苹果公司正在努力应对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包括贸易紧张局势以及人工智能功能开发方面的延迟。
苹果公司在9月发布了最新款iPhone,更新了设计,并推出了一款名为Air的超薄新机型。该系列产品仍然是苹果最赚钱的产品,约占其总收入的一半。
苹果股价盘后一度上涨超过4%。截至收盘,苹果今年迄今股价已累计上涨8.4%。
在截至9月27日的第四财季,销售额上涨7.9%至1025亿美元,略高于1022亿美元的平均预期。每股收益增至1.85美元,超出1.77美元的平均预期。
同期超出预期的服务业务增长令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库比蒂诺的公司受益,Mac和可穿戴设备部门的业绩也优于预期。
关税在该财季增加了11亿美元的支出,与苹果公司的预期一致。该公司预计截至12月的财季关税成本将达到14亿美元。运营支出将在181亿美元至185亿美元之间。
上个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下降3.6%至145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64亿美元。该公司面临本土智能手机厂商日益激烈的竞争,并且一直难以在当地市场推出人工智能功能。尽管如此,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他相信苹果当前财季在该地区将恢复增长。
受新款机型的推动,截至9月的财季iPhone营收增长6.1%,达到490亿美元。不过,这一数字略低于分析师预测的493亿美元。苹果称其面临供应限制,这可能令增长受限。
∞ OpenAI首席执行官要求特斯拉退还Roadster跑车5万美元预订款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晒出了他向特斯拉申请退还Roadster跑车5万美元预订款的截图。奥特曼写道,这是一个“三幕故事”,并晒出了三张图片,分别显示他在2018年7月11日下了预订,并于今年10月30日申请退款,但他申请退款的邮件发送失败,因为特斯拉当初接受预订的邮箱地址现在已经不可用了。

奥特曼以讽刺的口吻写道:“我真的为这辆车感到兴奋!我理解延误。但7年半的时间似乎太长了。”
∞ 超长火车震撼再现:8倍于复兴号标准动车组 到底有多少节车厢?
“中国铁路”官微近日发布文章,展示了瓦日铁路上的万吨重载列车的全貌。整车全车长1600米,相当于复兴号标准动车组长度的8倍,有106节车厢,一次可载重约1.2万吨!
铁路上的万吨重载列车,需由两台和谐D1型电力机车双机重联,单机功率 9600千瓦,总牵引力超1000千牛,可轻松应对13‰的坡道。
在长子南至汤阴东段190公里的连续长大下坡道上,司机需通过 “停车充风再启动” 等精细化操纵策略,将制动减压量误差控制在1千帕以内(对应手柄刻度0.2毫米),确保万吨列车安全运行。

截至2025年,瓦日铁路日均开行货物列车250列,其中万吨重载列车12列,年运量突破9854万吨,累计运输煤炭超6亿吨。
线路西接山西河东煤田,东至日照港,并通过京杭大运河连接长江经济带,形成 “铁水联运” 网络,煤炭从山西产地直达长三角仅需3-5天,每吨运费较传统公路运输降低约63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条2000米左右的股道,开展一次列车制动机试验,检车员徒步检查需要20多分钟。
2024年投用的车底智能巡检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完成列车制动机试验,巡检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并实时上传车辆状态数据。
2025 年升级后的机器人新增排障模块,能自主清理轨道碎石并预警潜在风险,进一步提升线路安全性。
此外,列车装载煤炭后喷洒抑尘液,形成固化层减少扬尘污染,实现 “运煤不见煤” 的绿色运输。
∞ 开发人员讲述将Windows 95界面移植到Windows NT的复杂调整过程
微软在20世纪90年代将Windows 95用户界面移植到Windows NT平台,这其中经历了一段复杂的技术探索。近日,微软资深工程师雷蒙德·陈在个人博客回顾了这一过程,向技术爱好者们揭秘了当年两大操作系统开发团队如何合作应对挑战。

Windows 95于1995年发布,被广泛认为是计算机交互设计的一次重大革新。随着Windows NT 4.0开发进程推进,微软决定将Win9x界面集成到更加注重企业和专业应用的NT平台。此举为后续的Windows 2000工作站操作系统奠定了基础。
两个操作系统的开发团队通过频繁会议保持信息互通。Windows NT团队在Windows 95项目尾声开始移植GUI,在此过程中参考但未直接整合Win95的代码,而是复刻其主要功能。由于两套代码体系存在差异,开发者通过#ifdef WINNT指令实现特定功能编译差异,简化了后续维护。

在文件管理器Explorer等“用户模型”组件移植方面,则相对顺利。开发人员直接导入现有代码,调整以符合NT标准,同时新增如Unicode文件名等NT专属功能。部分改进甚至回流至Windows 95代码库,促进双平台进步。
陈回忆,微软当时使用名为Source Library Manager(SLM,工程师昵称为“slime”)的源代码管理系统。不同于现代分支管理工具,SLM需要手动同步代码修改至两套平台,虽流程部分自动化但远非今日的git合并般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Windows 95 Shell移植至NT的工程由另一位微软元老Dave Plummer带队。Plummer也是Windows产品激活系统的设计者,见证了FCKGW密钥流出并绕过XP激活的著名历史。
本次回顾不仅展现了微软在开发历史上的技术积淀,也为当前操作系统的融合进化提供了参考。阅读全文: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oldnewthing/20251028-00/?p=111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