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舟60西南增雨机完成首飞 转入科研试飞阶段
11月20日上午9时19分,一架全新涂装的“新舟”60西南增雨机,在西安阎良机场腾空而起。经过5小时23分钟的安全平稳航行,首次飞行顺利完成。这标志着,该型飞机正式转入科研试飞阶段。
就在次日,“新舟”60西南增雨机转场至四川遂宁,开展科研试飞工作。
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平台性能操稳检查、任务系统电源、任务系统集成、空地通信、大气探测和播撒作业等科目,对飞机的增雨作业性能指标及作业能力进行充分验证。
“新舟”60西南增雨机是一款人工影响天气的多用途作业飞机,任务作业更加智能、高效、安全。
结合最新催化潜力模型,基于大气探测实时气象数据,可以智能化生成作业方案,有效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基于大气探测系统数据,运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飞机所处云层状态、云类型及颠簸情况的智能识别,自动判定入云及出云时刻,提升人工增雨作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结合多气象要素融合算法,利用机载大气探测系统数据,可以实时分级展示大气环境的结冰等级,给出结冰提示和预警,进一步提升作业安全水平。
∞ 国产GPU第一股摩尔线程下周一启动申购
根据摩尔线程披露的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公司将于11月24日正式启动申购。摩尔线程股票代码为“688795”,上市后将成为“国产GPU第一股”。本次发行价为114.28元/股,为今年以来最高发行价的新股,中一签需缴款57140元。
此次公开发行规模为7000万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达47002.8217万股。
按发行价计算,摩尔线程上市时市值约为537.15亿元。
招股书介绍,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
公司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并拓展出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
∞ AMD CEO苏姿丰:不担心AI泡沫 投资不够比较危险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近日指出,人工智能(AI)市场正在持续扩张,她视之为“一个巨大的机会”,并表示并不担心所谓的“AI泡沫”。她认为,当前阶段敢于“大胆下重注”的企业已开始收获回报,而投资不足反而可能带来更大风险。
苏姿丰强调,对算力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随着AI市场不断成长,她相信那些能够提供最优、最可靠AI基础设施的公司将迎来蓬勃发展——这正是她战略思考的核心所在。
“我并不担心AI泡沫,”她表示,“那些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其实有些短视。他们尚未真正认识到这项技术的潜力。”在她看来,科技界对AI应用可能性的探索,目前仍处于“皮毛阶段”。
她进一步指出:“现在不是袖手旁观或担心是否投资过度的时候。在我看来,投资不足远比投资过度更加危险。”
苏姿丰预测,到2030年,AI与数据中心运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每年1万亿美元。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部分分析师认为,AMD能否从英伟达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仍存在不确定性。AMD首先需要确保在明年顺利发布MI450,并向市场证明其有能力按照紧张的时间表,满足OpenAI等客户对算力的全部需求。不过,AMD也具备一项不容忽视的优势:其产品定价较英伟达更具竞争力,同等级硬件有时便宜高达20%。
此外,苏姿丰也着眼于AI市场的另一趋势转变——她预期未来需求重心将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逐步转向“推理任务”。这类任务对算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她也正积极布局,希望抓住这一转型中的机遇。
∞ 蕉内数百元商品显示仅22元 下单20余件拒发货只赔30元 当事人已提起诉讼
近日,多名网友称,蕉内官方小程序突然出现大幅折扣。不少原价数百元的商品低至22元,但当消费者下单后,却被告知低价是系统异常导致的,订单无法发货。
一位消费者表示,针对此情况,已经向当地法院提交立案申请。
他表示,当时看到平时数百元的商品价格低至22元、69.5元,价格上方还标注了专享价,他便下单购买了20多件商品,总价762元。

对此,小程序客服表示,订单无法发货,但愿意补偿消费者30元,后续将关闭该订单。
该男子认为,下单时小程序上还有其他不同价格的商品,除了22元、69元的商品,还有一百多元、两百多元的商品在售。
所以下单时以为这就是折扣后的价格,价格异常的理由不能成立。

∞ 黄仁勋:英伟达已从游戏显卡公司发展成AI设施公司
英伟达近期的财务电话会议披露了这家科技巨头的各项辉煌业绩,其中包括2025年第三季度令人瞠目结舌的570亿美元营收。英伟达在AI热潮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是其达成这一成就的重要原因,而公司的公开形象似乎也在随之转变。

据Dexerto报道,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声明称,英伟达“在过去25年里已从一家游戏显卡公司,发展成为如今的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公司”。英伟达新闻室的X账号分享了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一段更长引述,他表示:“我们已进入AI的良性循环。AI生态系统正快速扩张——更多新的基础模型开发者、更多AI初创公司涌现,遍布更多行业和国家。”
显然,黄仁勋只是在延续当初推动AI发展至今的那份信心。我不知道AI的实际未来会怎样,但它仅凭宏伟的承诺和“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这都是未来”的坚定论调,就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
这一点在游戏领域也得到了印证:行业大佬们频繁吹捧这项技术的潜力,AI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回避——据估计,如今87%的游戏开发者都在以某种形式使用它。此次财务会议上亮眼的业绩数据,只会在短期内缓解人们对泡沫破裂的担忧,因此尽管存在争议,也无需急于与这项技术保持距离。
此外,黄仁勋在谈论英伟达的发展轨迹时,长期以来都偏爱此类表述。至少从2019年开始,他就表示公司已不止于GPU业务的简单叠加——据PCGamesN报道,当时他称英伟达不再只是一家GPU公司,而是已成长为“数据中心计算公司”。






